浪潮之后在领太坊跑的以火爆扩容,谁
最近区块链圈子里最热的话题,非Blast莫属了。我打开手机,发现各个加密社群都在讨论这个新项目——短短几天就吸金4亿美金,这数字简直让人咋舌。这也把以太坊二层扩容的话题再次推到了风口浪尖。 说来也巧,就在Blast火爆的同时,另外两个重量级项目也在悄然布局扩容赛道。一个是游戏领域的TreasureDAO,他们正面临一个有趣的抉择:是继续扎根以太坊生态,还是另起炉灶? 作为一个长期关注游戏领域的观察者,我对TreasureDAO的选择特别感兴趣。据说他们正在开发专属游戏区块链,这让我想起了当年魔兽世界私服的火爆场景。团队创始人Karel Vuong已经确认了这个消息,但有趣的是他们还没决定到底用Arbitrum还是Cosmos作为底层架构。 说实话,这个选择很微妙。如果选择Arbitrum,就像在繁华的商业街上开一家旗舰店,能直接享用成熟的生态流量;而选择Cosmos则更像是另建一座新城,自由是自由了,但得从零开始招商引流。从我这些年观察的经验来看,离开以太坊单飞的项目,往往都会面临"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处境。 更戏剧性的是无聊猿社区的ApeChain提案。上周在ApeCoin论坛上,一群爱好者自发提出了创建二层网络的方案——注意,这可是社区自发行为,不是官方团队主导的!这让我想起了早期的比特币社区,那种由下而上的创新精神又回来了。 提案里最吸引我的是他们对代币的设计:要么发新币AC,要么直接用ApeCoin。要我说,如果真能用ApeCoin作为Gas费,那绝对会成为加密世界的经典案例。Optimism还承诺要全力支持,技术实现应该不成问题。但问题来了:这种由社区发起的基础设施,后续运营维护该怎么办?这在区块链历史上还真是头一遭。 这两个案例虽然领域不同,但都指向同一个方向:用二层扩容为现有代币赋能。我私下和几个项目方聊过,发现这种思路正在形成某种共识。想想也是,项目代币总不能永远靠炒作维持价值吧? 说实话,我既期待又有点担忧。期待的是这种创新能带来真正的使用场景,担忧的是会不会变成新一轮"发链运动"。毕竟在2018年ICO泡沫时,我们也见过类似的疯狂。但这一次,至少我看到了一些实质性的技术支撑。 站在2023年这个时间点,我隐约感觉以太坊扩容的大戏才刚拉开帷幕。未来几个月,估计会有更多项目加入这场游戏。作为行业老人,我只希望这次能少些炒作,多些真正的创新。毕竟,区块链行业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进步,而不是又一场资本狂欢。火爆的以太坊扩容浪潮:Blast之后,谁在领跑?
游戏公链的抉择:TreasureDAO的两难
无聊猿社区的奇思妙想
代币经济学的新尝试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SHIB生态观察:一只想摘掉Meme帽子的柴犬
- 一位加密老兵的五年心路:我在数字资产投资中悟出的真相
- 宝莱坞巨星卷入加密货币骗局风暴:明星代言的灰色地带
- 9月17日加密货币市场观察:耐心等待突破时机
- 资深币圈观察:比特币关键点位争夺战 是陷阱还是机遇?
- 比特币减半前市场风云:暴跌预言背后藏着什么?
- 比特币蓄势待发:27,500美元关口或将告破
- Uniswap交易量断崖式下跌:DeFi寒冬中的生存之道
- TON生态迎来重磅NFT基础设施:NFTScan浏览器正式入驻
- Vitalik最新访谈:加密世界的未来不只靠暴富神话
- 资深交易员赵秦川:市场震荡期的操作策略分享
- Solana凭什么赢得Visa和MakerDao的青睐?这个技术狂魔到底有什么魔力
- 虚拟币狂欢背后,我们正在错过的时代真相
- 当德意志银行拥抱比特币:加密市场的春天真的来了吗?
- 科技大佬闭门密谈:AI时代的盐铁会议暗藏哪些玄机?
- 纽约加密货币监管困局:当政策跟不上市场脚步
- 扫地僧人教我的财富真谛:慢下来才能走得远
- 比特币市场暗流涌动:多头被迫离场背后的故事
- 区块链热潮席卷象牙塔:TRON Builder Tour即将亮相普林斯顿
- 香港Web3发展之路:一位立法会议员的思考与实践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