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拓展 > 如何迷因情包转身到区帝国亿用户的华丽从表块链

如何迷因情包转身到区帝国亿用户的华丽从表块链

2025-09-27 00:30:07 [访谈] 来源:数链汇聚

记得去年年初,当我第一次听说9GAG要进军NFT市场时,说实话我持怀疑态度。毕竟当时NFT市场已经开始降温,熊市阴云笼罩着整个加密领域。但Memeland这个项目却以令人惊讶的方式打破了所有人的预期,成为了2023年最具韧性的NFT项目之一。

三连发背后的成功密码

Memeland的成长轨迹就像是一部精彩的创业电影。在Luna崩盘的阴影下,他们的MVP系列以看似疯狂的5.3ETH盲拍价格惊艳亮相;随后又巧妙地抓住了Free Mint的风口,让Potatoz系列成为社区狂欢的对象;而今年初的Captainz系列更是在12分钟内就完成了超过1200万美元的融资——这简直就像是在熊市中上演的一场魔术表演。

我特别喜欢他们CEO在一次采访中说的那句话:"很多项目创始人没有真正体验过作为持有者的感受。"正是这种用户思维,让Memeland在看似随意的运营中蕴含着精妙的策略。他们不是简单地复制成功模式,而是像调酒师一样,将Proof of Collective、Moonbirds等项目的精华进行精心调配,再注入自己的独特配方。

9GAG的Web3转型之路

作为跟踪互联网行业多年的观察者,我深知传统内容平台面临的困境。9GAG这个创立于2008年的"老牌"表情包网站,在TikTok、Instagram等新一代社交平台的挤压下,确实需要寻找新的突破口。

有趣的是,他们的转型让我想起了上世纪90年代传统媒体的互联网革命。当时很多纸媒只是简单地把报纸内容搬上网,而真正成功的转型者都重新定义了内容的生产和消费方式。Memeland的聪明之处在于,他们没有把NFT简单地当作新的变现渠道,而是重构了整个创作者经济体系。

迷因文化的区块链实验

在分析Memeland的路线图时,我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细节:他们的生态系统设计充满了游戏化和探险元素。从Treasure Mapz到即将推出的Treasure Islandz,每个环节都像是在设计一场数字寻宝游戏。这种设计不仅符合迷因文化的娱乐精神,更巧妙地解决了NFT项目最头疼的用户留存问题。

我特别看好他们的MEME代币经济设计。与大多数项目简单的质押挖矿不同,Memeland似乎在构建一个闭环的内容创作生态系统。想想看,当2亿用户开始用MEME代币来交易表情包创作时,这将是一个多么有趣的场景。

传统与创新的碰撞

在接触这个项目时,最打动我的是9GAG团队表现出的那种"老派创业者"的务实精神。他们没有追逐元宇宙、AI这些时髦概念,而是专注于做好最基本的三件事:讲好故事、做好产品、服务好社区。

这种务实的态度在当下的加密世界尤为珍贵。记得有一次在Twitter Space上听他们CEO分享,说到疫情期间如何精打细算维持运营时,我不禁想起了早期互联网创业者们的艰辛岁月。正是这种经历,让他们在进入Web3时显得格外沉稳。

作为一个见证过多个互联网周期的观察者,我认为Memeland最宝贵的不只是它们的技术或商业模式,而是那种将传统互联网经验与区块链创新相结合的能力。在充满投机与泡沫的加密世界中,这种能力就像是黑暗中的灯塔。

当然,前路依然充满挑战。如何将2亿Web2用户真正转化为Web3参与者?如何在保持社区活力的同时实现商业可持续?这些都是摆在Memeland面前的重要课题。但至少,他们已经证明了一点:在区块链的世界里,好故事永远都有市场,而最好的故事往往来源于最真实的生活。

(责任编辑:战略)

推荐文章
  • 炒币高手带你飞!两单狂赚7000刀经验分享

    炒币高手带你飞!两单狂赚7000刀经验分享 嘿,兄弟,今天真是太给力了!刚带新朋友做了两单操作,比特币和以太坊都赚翻了,加起来整整7000美元入账!这感觉比中彩票还爽,对吧?实战操作回顾第一单我们做了个漂亮的反向操作,抓住市场回调的时机果断做空。你可能不知道,当时市场上很多人都在喊多,但我们通过K线形态和量价关系精准判断出短期顶部,结果2000美元轻轻松松到手。第二单更是神来之笔!我们在关键支撑位附近布局多单,就像在打折季扫货一样精准。市场... ...[详细]
  • 比特币正在走出独立行情?与传统资产渐行渐远的真相

    比特币正在走出独立行情?与传统资产渐行渐远的真相 最近投资圈里有个有趣的发现:比特币这个"数字黄金"似乎越来越不按常理出牌了。市场研究机构IntoTheBlock的最新数据分析显示,BTC和传统金融市场的"暧昧关系"正在变得若即若离。数字资产与传统市场的"离婚"进行时作为一名跟踪加密货币市场多年的观察者,我发现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当华尔街的分析师们还在用传统金融工具来衡量比特币时,这个"叛逆少年"已经开始走自己的路了。用专业术语来说,就是相关性系... ...[详细]
  • 熊市套路深:揭秘大庄如何用资金费率收割韭菜

    熊市套路深:揭秘大庄如何用资金费率收割韭菜 最近一个多月,整个加密市场就像一潭死水,BTC价格在26000美元附近来回晃悠,看得人昏昏欲睡。但有意思的是,Binance平台上总有那么几个"妖币"在上演着不一样的剧本。诡异的暴涨暴跌现象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像TRB、HIFI这些平时默默无闻的小币种,最近频繁出现暴涨暴跌的行情。更吊诡的是,每次Binance发布调整公告后,这些币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应声下跌。说实话,加密市场大涨大跌本来不稀奇,... ...[详细]
  • 谷歌云高管一针见血:Web3的真正价值被币价炒作掩盖了

    谷歌云高管一针见血:Web3的真正价值被币价炒作掩盖了 说实话,看到现在加密圈的讨论,我这个从业多年的老金融人都觉得有点跑偏了。最近谷歌云Web3负责人James Tromans在新加坡Token 2049上的一番话,简直说到我心坎里去了。别再盯着币价了,看看智能合约能做什么Tromans在会上直言不讳地指出:"现在整个行业都陷入了一个怪圈——整天盯着K线图看币价涨跌,却很少有人认真思考怎么用智能合约解决实际商业问题。"我完全同意这个观点。就像90年代... ...[详细]
  • 以太坊:机构资金的下一个主战场

    以太坊:机构资金的下一个主战场 最近的市场走势真是耐人寻味啊。比特币从高点回落,加上那些"远古巨鲸"们突然集体出货,整个市场都弥漫着一种不安的气息。MicroStrategy(MSTR)这家公司的股价更是像断了线的风筝,短短12天就跌了20%,看跌期权的交易量直接翻了三倍!这让我想起了2021年底那次暴跌前的征兆...MicroStrategy的财务困局说实话,MicroStrategy的情况确实让人捏一把汗。这家公司现在就像个... ...[详细]
  • 比特币分析师:暴涨前或将经历最后的洗礼,但有个关键问题待解

    比特币分析师:暴涨前或将经历最后的洗礼,但有个关键问题待解 最近加密圈又热闹起来了!一位化名Credible Crypto的资深分析师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他的观察,让我这个看盘多年的老韭菜也眼前一亮。他告诉34万多名粉丝,比特币可能还要经历一波"最后的洗礼"才能迎来真正的爆发。市场正在上演"垂直积累"的精彩戏码这位分析师用生动的比喻解释了当前的市场行为:想象一下,通常情况下市场调整就像坐滑梯,价格会顺溜地往下滑。但这次不一样,比特币就像个倔强的孩子,死活不愿... ...[详细]
  • 明星NFT遭雪藏: 三大交易平台为何集体封杀Stoner Cats?

    明星NFT遭雪藏: 三大交易平台为何集体封杀Stoner Cats? 最近NFT圈子里发生了一件耐人寻味的事。就在9月18日前后,包括OpenSea在内的三大NFT交易平台不约而同地对一个明星项目出手了 - 米拉·库尼斯(Mila Kunis)亲自参与创作的"Stoner Cats"系列。作为一个长期关注NFT市场的观察者,我不得不说这一幕相当戏剧性。还记得去年这个项目刚推出时,凭借好莱坞明星的光环,可是在市场上掀起了一波热潮。没想到如今却落得个"半封杀"的境地。三... ...[详细]
  • Tether的放贷游戏:一场危险的数字游戏?

    Tether的放贷游戏:一场危险的数字游戏? 说实话,每次谈到Tether这个稳定币巨头,我都忍不住要感叹:这生意做得实在是太精明了。想象一下,你经营着一家不受监管的数字银行,储户的钱乖乖躺在账户里,你既不用付利息,还能把资金投入到收益率超过5%的美国国债中——这简直是金融界的"躺赚"模式啊!本可以躺着赚钱的完美生意截至今年6月,Tether手握865亿美元资产,其中832亿美元是用来支持其稳定币的。最妙的是,这些资金大部分都投资于流动性极佳... ...[详细]
  • 华尔街大鳄们的加密货币真香定律:盛宴前的最后检查清单

    华尔街大鳄们的加密货币真香定律:盛宴前的最后检查清单 最近几个月,加密货币市场正在上演一出精彩的"真香"剧情。那些曾经对数字资产嗤之以鼻的华尔街精英们,现在一个个都排着队要入场分一杯羹。Grayscale战胜SEC的官司就像打开了一扇闸门,贝莱德这个"华尔街巨无霸"带头申请比特币ETF后,Valkyrie、Bitwise这些机构立刻闻风而动,生怕错过这班车。传统金融巨头的加密野心德意志银行这个管理着1.4万亿美元资产的"老钱"代表,居然也悄悄递交了加... ...[详细]
  • JPEX暴雷事件敲响警钟:香港虚拟资产监管面临大考

    JPEX暴雷事件敲响警钟:香港虚拟资产监管面临大考 最近香港金融圈炸开了锅!那个号称"日本加密货币交易所"的JPEX竟然是个彻头彻尾的骗局。说实话,看到这个新闻我一点都不意外,毕竟这年头打着区块链幌子割韭菜的"杀猪盘"实在太多了。但令人震惊的是,短短几天内就有2086人报案,涉案金额高达13亿港元,这规模在香港金融诈骗史上绝对排得上号。一场精心设计的骗局记得前几天坐地铁时,还看到JPEX铺天盖地的广告,什么"高回报""稳赚不赔",现在想想真是讽刺。...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