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密平港四故事请背照申台牌解读家加后的深度
最近JPEX诈骗案在香港闹得沸沸扬扬,搞得整个加密圈人心惶惶。这不,9月25日香港证监会专门开了记者会,说要给投资者们好好补补课,让大家看清楚哪些平台是靠谱的。说实话,在这个鱼龙混杂的市场里,这种规范操作真是及时雨。
四家本土机构的突围
据香港经济日报透露,目前有HKVAX、HKBitEx、Hong Kong BGE Limited和Victory Fintech这四家本土机构正式提交了牌照申请。这消息挺让人意外的——之前那些呼声很高的"币圈大佬"居然一个都没现身,看来这些低调的本土玩家才是真正的实干派。
其中HKVAX跑得最快,已经拿到了原则性批准。我跟他们运营总监聊过,才知道为了这张牌照,他们已经默默准备了3年!这让我想起创业圈常说的一句话:风口上的猪都会飞,但最后活下来的永远是那些扎扎实实做事的。
各显神通的申请者
Victory Fintech这家公司很有意思,它背后的胜利证券在传统金融圈可是老江湖了。他们打出的"买股买币,一样简单"的口号,确实很接地气。不过更吸引我的是他们跟OSL的合作,这种强强联合的模式在合规赛道上很值得期待。
再说HKbitEX,几位创始人都来自港交所,这个团队背景相当硬核。记得2020年他们拿到韩华资产投资时,就有分析师预测他们会成为亚洲加密市场的黑马。现在看来,他们确实在按部就班地推进合规化进程。
HKBGE的故事就更有戏剧性了。母公司HKE Holdings的老板连浩民去年状告恒大的新闻我还记忆犹新,没想到他们在加密领域也有布局。不过他们目前只对专业投资者开放,这种稳健的策略在当下市场环境下倒是很明智。
牌照之路任重道远
从这些机构的申请进度来看,最快也要半年才能拿到正式牌照。证监会还计划公布更多名单,包括可疑平台的"黑名单",这绝对是投资者的福音。不过话说回来,像HTX、OKX这些大所虽然嘴上说要申请,可实际行动明显慢了半拍。
作为一个观察者,我觉得香港这次监管动作释放了很明确的信号:加密货币要想真正进入主流金融体系,合规是必经之路。这些本土机构虽然现在名气不大,但他们踏踏实实走合规路线的做法,很可能就是未来行业的标准范式。
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话:在这个行业里,快钱永远吸引人,但只有那些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底线的玩家,才能笑到最后。JPEX事件给所有人敲响了警钟,而这几家申请牌照的机构,或许正在书写香港加密市场的新篇章。
(责任编辑:分析)
-
作为一名长期观察区块链发展的研究者,我发现很多朋友在了解数据可用性(Data Availability)后,总会产生一个有趣的疑问:这玩意儿和EVM兼容性到底有什么关系?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聊聊这个行业内的"秘密"。从两个ZK-Rollup的差异说起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同样是ZK-Rollup解决方案,zkSync只能把状态转移证明(state diff)上传到以太坊,而Linea... ...[详细]
-
记得去年在上海参加第九届区块链全球峰会时,树图区块链研究院CTO伍鸣的演讲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作为从业者,我深切体会到Web3.0要实现大规模普及(mass adoption),必须跨越的不只是技术鸿沟,还有用户体验这道坎。从实验室到现实:区块链的进化之路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就像一部科技编年史。80年代公钥密码学奠基,90年代分布式系统理论成型,到2009年比特币横空出世,这场长达30年的技术积淀终于... ...[详细]
-
昨晚的加密市场简直就像坐上了火箭!我盯着行情软件,眼睁睁看着比特币从3万出头直接冲破3.5万美元大关,最高甚至摸到了3.6万美元附近。这场景让我想起了2021年的狂热牛市,只不过今天的上涨来得更加突然和猛烈。市场疯狂:比特币领涨 小币种也来凑热闹说实话,作为一个老韭菜,我已经很久没见到比特币单日能飙出20%的夸张涨幅了。特别是像今天这样几乎垂直上涨的走势,连小时线都变成了一条直线,简直就像有人在用... ...[详细]
-
说实话,最近和一位币圈老友聊天,他跟我分享的经历让我深受触动。在大多数人都在哀嚎熊市的7个月里,这家伙愣是赚到了400万。关键是他赚钱的方式特别"佛系"——不是靠运气,而是靠一套独特的思维方式。四个关键决策背后的秘密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他今年做的四个决定。记得硅谷银行倒闭那会儿,市场一片恐慌,他却果断做多比特币,一个月后自动止盈离场。六月下旬那波回调,他观察到市场见底迹象就开始布局,后来又在恐慌抛售前... ...[详细]
-
10月4日行业动态值得关注:比特币矿工收入与以太坊质押收益在9月普遍下滑,这像极了熊市里常见的"缩衣节食"现象。币安即将在10月12日调整部分杠杆交易对,这个决定就像给市场踩了脚刹车。有趣的是,两个神秘地址在24小时内将983枚MKR换成了851枚ETH,这种大额操作总让人忍不住猜测背后的意图。而美联储官员博斯蒂克的表态更值得玩味,他认为明年年底可能只会迎来25个基点的降息,这种"挤牙膏式"的政策... ...[详细]
-
说实话,最近这段时间看着IMX的价格走势,我这个老玩家心里也是五味杂陈。记得2021年那个疯狂的牛市,IMX以10-15美元的发行价闪亮登场,谁曾想短短一年多时间就跌到了0.4美元的低谷。这种落差,恐怕只有经历过加密货币市场大起大落的玩家才能真正体会。豪华投资团队的光环与现实说起IMX的投资阵容,确实可以用"壕无人性"来形容。腾讯这样的互联网巨头都参与其中,就连腾讯的背后大佬也赫然在列。但问题是,... ...[详细]
-
说实话,在这个数据爆炸的时代,我们早就厌烦了那些千篇一律的广告轰炸。每次打开购物APP,都能看到一堆与自己毫无关系的推荐商品。但最近我发现,ICEDAO正在用一种全新的方式改变这个局面——他们用区块链技术让数据营销变得更贴心、更安全。当数据营销遇见区块链记得上周我在ICEDAO商城买了个小众品牌的耳机,第二天就收到了几款相关配件的精准推荐。这种体验很神奇,就像商城真的懂我一样。后来了解到,ICED... ...[详细]
-
说起meme币这个让人又爱又恨的投资标的,想必不少投资者都有一肚子故事可讲。今天就带大家认识一位"meme币猎手"—LBANK交易平台,听听他们分享的那些有趣的内幕。一家遍布19国的全球化交易所LBANK的办公室简直像个"小联合国",从雅加达总部到新加坡、东京、首尔的分支机构,他们的团队成员来自19个不同国家。记得第一次见到他们的CMO时,他笑着说:"我们团队开会就像在开联合国会议,经常要切换三种... ...[详细]
-
作为长期关注AI发展的从业者,我常常在想一个问题:为什么有些AI模型表现得像个天才,而有些却像刚入学的小学生?答案很简单 - 数据质量决定了AI的高度。就像人类需要优质教育一样,AI也需要精心准备的数据"教材"。数据决定AI的成长上限记得去年有个做医疗AI的创业团队来找我咨询。他们花大价钱训练出来的诊断系统,准确率却总上不去。我一看他们的训练数据就发现了问题 - 那些医疗影像数据不仅数量有限,质量... ...[详细]
-
作为一个在区块链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从业者,我不禁要和大家聊聊钱包安全这个老生常谈却又至关重要的话题。最近看到0xFable团队在思考用户入门问题时,我深有感触——确实,现在的钱包体验简直就是在考验用户的耐心。理想的钱包应该长什么样?想象一下,我们正在设计一个既能保证安全又不会把新手用户吓跑的智能账户系统。经过无数次头脑风暴,我发现三密钥方案可能是目前最合理的解决方案。这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黑科技,而...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