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据 > 避坑线律红请收这份指南当区L遇好块链上法

避坑线律红请收这份指南当区L遇好块链上法

2025-09-26 10:21:40 [资源] 来源:数链汇聚

当区块链KOL遇上法律红线:这份避坑指南请收好

最近在朋友圈看到越来越多朋友转行做区块链自媒体,说实话我既为他们找到新方向感到高兴,也隐隐有些担忧。作为一个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老人,我见过太多因为不懂法而踩坑的案例。今天就想跟大家聊聊,在这个风口浪尖的行业里,如何既能抓住机遇,又能避开那些看不见的法律暗礁。

为什么KOL成了区块链行业的香饽饽?

记得去年帮朋友看一个NFT项目白皮书时,那些晦涩难懂的加密术语让我这个老韭菜都看得头晕。这让我突然明白,为什么KOL在区块链圈能这么吃香——他们就像是一个个翻译官,把那些高深的技术术语翻译成普通人能听懂的大白话。上周和几个做量化交易的朋友吃饭,他们半开玩笑地说:"现在项目方找KOL站台比找技术大牛还积极,毕竟粉丝就是流量啊!"

不过有意思的是,现在KOL圈子里还细分出不少新角色。比如我认识的一个00后小姑娘,虽然粉丝不到1万,但在某个小众NFT社群里的号召力惊人,这就是典型的KOS。还有个每天在朋友圈分享DeFi心得的老哥,去年靠推荐几个潜力项目帮不少朋友赚了钱,这就是KOC的典型代表。

那些年见过的法律翻车现场

说到法律风险,去年有个案例让我印象深刻。某KOL在介绍NFT时用了姚明的照片,结果被索赔。这让我想起2019年陈乔恩的肖像权案——当时看到判决书时我就想,这不就是现在很多区块链自媒体在犯的错误吗?

最近帮几个KOL朋友做合规咨询时发现,他们最容易踩的雷区有三个:

1. 随手用网图当封面,结果侵犯肖像权2. 为显得专业直接复制粘贴技术文档,涉嫌抄袭3. 为博眼球夸大项目收益,可能涉及虚假宣传资深律师的避坑锦囊记得有次和专门做知识产权的周律师喝咖啡,他给我支了几招:

"看到好文章想转载?记得要像借东西一样先打招呼。""用图片时要么自己拍,要么花点钱买正版图库。""夸项目时悠着点,把'稳赚不赔'改成'个人观点'。"说到用户隐私,上周有个做链游媒体的朋友就栽了跟头。他们为了做用户画像收集了太多信息,结果被投诉。现在他们学乖了,每次收集数据都会弹出一个比相亲网站还详细的授权协议。

写在最后:在刀尖上跳舞的艺术

说实话,在这个新兴行业里,很多规则都还在摸索阶段。上周三的线上法律沙龙里,有KOL半开玩笑地说:"我们就像在荒野里开荒,既要敢为人先,又得小心别踩到地雷。"

作为过来人,我的建议是:保持敬畏之心,把法律合规当成必修课。毕竟在这个行业,信誉才是最值钱的NFT。最近曼昆律所推出的系列法律课程就很实用,建议每个从业者都去听听——知识付费总比罚款划算,你说是不是?

(责任编辑:节点)

推荐文章
  • 从喧嚣到务实:AI Agent的进化之路

    从喧嚣到务实:AI Agent的进化之路 AI Agent市场:泡沫褪去后,我们看到了什么?记得去年AI Agent概念刚火起来的时候吗?整个加密圈都沸腾了。现在回看,那些疯狂上涨的代币价格就像一场梦。金色财经报道的数据很真实:随着代币价格暴跌90%,市场热度确实降下来了。但你知道吗?技术发展反而在稳步前进。这让我想起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泡沫破灭了,真正的互联网革命才刚刚开始。去年那些号称"颠覆一切"的全能AI Agent项目现在怎... ...[详细]
  • 美元霸权的新战场:稳定币法案背后的金融博弈

    美元霸权的新战场:稳定币法案背后的金融博弈 当香港还在酝酿《稳定币条例》之际,美国已经闪电般通过了《指导与建立美国稳定币国家创新法案》。这个消息就像一颗重磅炸弹,在国际金融圈掀起了轩然大波。作为一个长期观察国际经济走势的学者,我不得不说:美国人这次又玩了一手漂亮的地缘金融牌。从边缘到主流:稳定币的华丽转身记得几年前,稳定币还只是加密货币玩家的小众玩具。谁能想到,到2025年8月,全球稳定币市值已经突破2700亿美元,年交易量更是达到了惊人的... ...[详细]
  • 香港数字资产交易:在监管与创新的钢丝上翩翩起舞

    香港数字资产交易:在监管与创新的钢丝上翩翩起舞 最近几年,数字货币的热潮就像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而香港这个国际金融老牌选手,正在这场风暴中展现出独特的舞姿。记得去年参加一场金融科技论坛时,一位来自新加坡的同行半开玩笑地说:"现在谈金融创新,要是不提数字资产,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这话虽然戏谑,但道出了当下的现实。监管框架:不是枷锁,而是安全绳香港立法会议员吴杰庄最近在一次行业活动上的发言让我印象深刻。他用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监管就像给高... ...[详细]
  • 美国首个州级稳定币FRNT横空出世,这次玩真的!

    美国首个州级稳定币FRNT横空出世,这次玩真的! 作为一个长期观察加密货币市场的业内人士,我得说FRNT的诞生确实让我眼前一亮。记得去年在怀俄明州议会大厦外,就听说他们在酝酿一个大动作,没想到这么快就落地了。这款由州政府背书的稳定币,可不是那些民间机构发行的"野路子"产品能比的。FRNT到底是什么来头?简单来说,FRNT就像是数字版的"州政府支票"。每1个FRNT背后都有实实在在的美元和美债在银行里躺着,这让我想起小时候爷爷总说的"有真金白银才踏... ...[详细]
  • 以太坊抢购热潮:机构与巨鲸为何在这个节骨眼上疯狂囤货?

    以太坊抢购热潮:机构与巨鲸为何在这个节骨眼上疯狂囤货? 作为一名观察加密货币市场多年的分析师,我发现最近以太坊市场的动向特别值得玩味。就在上周市场出现回调时,那些平日里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巨鲸"们却一反常态地集体出动,开始大举扫货。说实话,这种场面我已经很久没见到了。神秘买家三天豪掷2.8亿美元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代号"0x3e"的神秘地址。这家伙可真有意思,不声不响地通过Galaxy Digital的场外交易通道,三天内就囤了近8万枚ETH。要知道,这... ...[详细]
  • 8亿美元灰飞烟灭!比特币上演血腥洗盘,狗狗币能否逆袭成新宠?

    8亿美元灰飞烟灭!比特币上演血腥洗盘,狗狗币能否逆袭成新宠? 就在昨天,加密货币市场再次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风险教育课"。我盯着电脑屏幕上的K线图,看着比特币价格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往下坠,市场哀嚎声此起彼伏。说实话,这种场面我见得多了,但每次看到8亿美元的资金在24小时内化为乌有,还是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杠杆的代价:18万交易员的噩梦CoinGlass的数据显示,这波暴跌直接让18万名交易员梦碎当场。最惨的是那些加了过度杠杆的玩家——HTX交易所一个392... ...[详细]
  • 市场警报:比特币陷入拉锯战,以太坊4060关口危在旦夕!

    市场警报:比特币陷入拉锯战,以太坊4060关口危在旦夕! 昨晚的市场表现简直让人心惊肉跳!比特币勉强撑住了场面,而以太坊就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暴跌,最低砸到4430的位置。说实话,看着24小时内全球9万多人被爆仓,2.45亿美元灰飞烟灭,我这个老韭菜都忍不住捏了把汗。关键数据前夕的市场僵局今晚要公布美国7月核心PCE和8月消费者信心指数,现在大家就像在玩"一二三木头人"的游戏。手上有多单的像热锅上的蚂蚁,拿着空单的也不敢轻举妄动,空仓观望的更是纠结得不行。... ...[详细]
  • 七夕节币市惊变:市场暗流涌动,如何把握抄底良机?

    七夕节币市惊变:市场暗流涌动,如何把握抄底良机? 各位币圈老铁们,这个七夕过得可真是刺激啊!昨晚美国公布的那两个重磅数据——7月核心PCE物价指数和8月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简直就像给市场扔了颗炸弹。说实话,每次看到这种关键数据公布,我都替那些满仓的兄弟们捏把汗。你们现在是做空吃肉了,还是多单被套得死死的?又或者像我一样,稳稳地空仓等待最佳进场时机?近期市场回顾与操作策略最近这市场真是精彩纷呈,NMR、PYTH这些币种动不动就翻倍,看得人眼花... ...[详细]
  • 加密货币市场呈现强者愈强格局:头部平台正吃掉整个蛋糕

    加密货币市场呈现强者愈强格局:头部平台正吃掉整个蛋糕 最近看到一份来自Kaiko的研究报告,说实话里面的数据着实让人吃了一惊。现在的加密货币市场就像是个不断收缩的圈子,头部几家交易所几乎把整块蛋糕都端走了。作为一个见证了多轮牛熊转换的老韭菜,这种集中度着实让我感到担忧。交易所版图巨变:币安一家独大记得三年前,虽然币安已经是行业老大,但市场份额还不到40%。现在可好,直接飙升到64.3%!这相当于每三笔加密货币交易里,就有两笔发生在币安。更夸张的是,前... ...[详细]
  • 与Cathie Wood深度对话:一位逆势投资者的加密投资哲学

    与Cathie Wood深度对话:一位逆势投资者的加密投资哲学 在金融科技投资领域,Cathie Wood这个名字几乎成为了颠覆性创新的代名词。这位ARK Invest的掌舵人最近在一次坦诚的播客访谈中,向我们展示了她的投资智慧和对加密市场的深刻见解。作为长期关注她投资轨迹的观察者,我不禁为这位"华尔街女股神"独到的市场嗅觉所折服。叛逆少女到投资女王的蜕变谈起进入投资领域的契机,Cathie笑着说:"说真的,大学时期我就像大多数迷茫的年轻人一样,把能试的专业都... ...[详细]